
近期,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层出不穷,其中由李幼斌主演的《亮剑》无疑是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。这部剧中充满了许多令人热血沸腾的情节配配网配资,而最令人振奋的战斗之一,便是李云龙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,亲自组织的一次伏击战。这个战斗彻底消灭了一个日军战地观摩团,所有敌人都未能逃脱,场面极为精彩。事实上,这场战斗是有历史原型的,它在历史上被称为韩略村伏击战。
1943年10月,时任太岳军区司令员的陈赓,指派王近山带领一个团前往延安执行保卫任务。当时,冈村宁次集结了约3万日军,准备对太岳军区进行所谓的铁滚扫荡。陈赓了解王近山的性格,知道他是一个长期不打仗就心生躁动的人。因此,在王近山出发前,陈赓特意叮嘱他说:尽快到达延安,尽量避免半路上与敌人交战。若遇到战斗,务必速战速决,迅速撤离。 10月20日,王近山带领第16团从子长县横水村出发,为了不暴露行踪,部队全员伪装成普通百姓,并调整了作息时间,白天休息,晚上行军。尽管如此,由于敌军出动兵力庞大,16团几次差点与日军遭遇。按王近山的个性来说,若是平时,他早已命令部队开火,但此次任务极为重要,再加上陈赓的反复嘱托,他硬是忍住了,带领部队巧妙避开了敌人。到了10月23日配配网配资,部队抵达韩略村,地下党组织向王近山提供了敌情:每天上午,大量载满作战物资的日军车辆从临汾出发,经过韩略村前往执行扫荡任务,而负责掩护的日军人数并不多。王近山一听,立刻兴奋地说:打他狗日的!他迅速指挥部队连夜设伏,准备发起袭击。24日早晨9点左右,三辆小型汽车和十辆大卡车满载日军士兵,毫无警觉地驶入了我军的伏击圈。王近山一声令下,战士们立即向敌人开火。经过不到半小时的激战,战斗便宣告结束。 这场战斗共消灭了180名敌军。事后,通过缴获的日军文件,确认这些敌人正是冈村宁次所组织的战地参观团,他们原计划前往前线参观铁滚扫荡战果,结果却被王近山的伏击成功包围。得知此事后,冈村宁次暴跳如雷,立即派出重兵前往韩略村与我军决战,但他们根本没有找到王近山的部队,因为王近山早已带领部队离开,前往延安执行新的任务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中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